能源君语:电力指标是经济发展晴雨表,用电量与经济发展正相关。今年上半年国内GDP增长7.0%,但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仅为1.3%,低于GDP增速5.8个百分点。用电增速与经济增速为什么背离?国网能源研究院专家来回答这一问题。
文/单葆国 吴珊珊 孙祥栋 邢 璐
国网能源研究院
【资料图】
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稳中趋缓,而用电增速大幅回落,与经济走势产生明显“背离”。本文从工业、重点行业和产品三个层面分析现阶段经济与用电增长之间的关系,试图解释两者增长产生背离的原因。两者增长看似“背离”,实际反映了用电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只不过是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使得两者的数量关系发生了变化。
(一)经济增速与用电增速出现“背离”
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从2010、2011年的14.8%、12.0%,下降到2012~2014年的5.6%、7.6%和3.8%。GDP增速也从2010、2011年的10.4%、9.3%下降到7.8%、7.7%、7.4%。用电增速下降幅度明显大于经济下降幅度。
2015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7.0%,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仅为1.3%,低于GDP增速5.8个百分点。用电增速与经济增速呈现出明显“背离”特点。
(二)工业用电与工业增加值的“背离”是导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与经济增速“背离”的主要原因
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为36%,但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高达70%,工业生产放缓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影响程度要远远大于对GDP增速的影响。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而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0.4%,创下2010年以来的新低,是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的直接原因。上半年,第三产业用电增长8.1%,居民用电增长4.8%,仍然保持相对较快增长,但由于两者比重低导致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影响要显著小于工业用电。
(三)多数高耗能产品产量负增长导致了工业用电量出现负增长
主要产品产量增速与行业用电增速基本呈正比例关系,产品产量负增长,行业用电量也负增长。2015年上半年,生铁(-2.3%)、粗钢(-1.3%)、水泥(-5.3%)、平板玻璃(-4.2%)等23个高耗能产品[1]产量连续五个月负增长,从而导致部分工业行业用电出现负增长。上半年,黑色金属、建材、金属制品、通用及专业设备制造等行业用电增速分别为-6.5%、-6.4%、-3.4%、-1.7%。
2010年1月~2015年6月,黑色金属、建材行业用电与主要产品产量增速关系图见附图1、2,回归方程经过原点附近。生铁产量增速每回落1个百分点,黑色金属行业用电增速下降1.26个百分点;水泥产量的增速每回落1个百分点,建材行业用电增速下降0.87个百分点。